農村污水處理工藝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農村生態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農村生活污水總量幾乎每年都在增加。但由于大部分地區投資不足,污水處理廠建設水平普遍較低,許多村莊的生活污水幾乎不經處理就地排放,導致當地生態環境惡化,,大面積河流和湖泊富營養化,地下水安全也受到嚴重威脅。農村污水問題不僅影響了農業和水產養殖業的發展,而且嚴重威脅著普通人的健康。中國幅員遼闊,農村分布廣泛,經濟差異和地理條件不同。因此,農村污水處理工藝要根據當地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案。
我國農村污水處理工藝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較大差距。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許多無動力或微動力的低能污水處理設備已經建成在農村地區,但效果并不明顯。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快速發展和當地環境污染程度的加劇,越來越多的地方逐漸認識到農村污水處理的重要性,開始采用一些實用、低能耗、低運行成本的污水處理技術。目前,我國農村污水處理技術仍有較高的改進空間。常見的處理工藝包括人工濕地、地下土壤滲濾、凈化罐、MBR和SBR。
人工濕地
人工濕地是一種類似沼澤的地面,污水、污泥按一定比例進入濕地,污水和污泥沿一定方向流動,利用土壤、人工介質、植物、微生物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污水、污泥處理技術。人工濕地技術操作簡單,投資成本低,占地面積大,易受病蟲害影響。人工濕地技術一般適用于布局分散、人口規模小、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分散農民,處理規模不應大于2t/d。
地下土壤滲濾
地下土壤滲濾技術是通過水控制系統將預處理后的污水分配到離地面有一定深度的土壤中,污水在土壤中擴散到周圍,通過土壤截留、植物根系吸收、土壤微生物降解,達到污水凈化的效果。地下土壤滲濾技術充分利用了棲息在土壤中的土壤動物、土壤微生物、植物根系和土壤的物理化學特性,屬于生物生態組合系統。地下土壤滲濾技術有兩種方法:快速滲濾和慢速滲濾。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污水都應在早期階段通過化糞池進行處理。地下土壤滲濾技術具有投資成本低、不影響地面景觀、溫度影響小的優點,但土壤要求合適,占地面積大,如果負荷控制不好,容易造成滲濾系統堵塞。地下土壤滲濾技術一般適用于人口密集、布局分散的村莊、幾戶或十幾戶。
凈化槽
凈化罐技術是一種從日本引進的農村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是一種小型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污水進入凈化罐后,沉淀分離,去除大懸浮物,過濾罐裝有填料,填料附著在厭氧生物膜上,可去除可溶性有機物,然后通過曝氣罐曝氣,過濾速度高,攔截懸浮物,水中溶解氧增加,好氧微生物可氧化分解剩余可溶性有機物。沉淀罐溢流堰設置消毒裝置,消毒后可直接排放。凈化罐占地面積小,出水質量好,但一般初始投資成本高,后期不易維護。凈化罐技術主要用于村莊地形差異高、生活分散的地區,可處理單戶生活污水,并可當地排放到附近的河流。農村污水處理工藝。
上一條:污水處理氧化溝技術 | 下一條:振動篩 |